深入解析土壤有机质中的核心组分及其生态意义
是土壤中高度分解的稳定有机物质的总称,由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形成,是土壤有机质(SOM)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是腐殖质中的一种特定组分,属于腐殖物质(Humic Substances)的一类,具有较高的分子量,能溶于碱性溶液但酸化后会沉淀。
特征 | 腐殖酸(Humic Acid) | 腐殖质(Humus) |
---|---|---|
定义范围 | 腐殖质中的单一成分,仅包含胡敏酸和富里酸。 | 腐殖质的总称,包含胡敏酸、富里酸、胡敏素。 |
溶解性 |
|
整体为混合物,溶解性因组分而异。 |
化学结构 | 复杂芳香族化合物,含羧基、酚羟基等功能团。 | 包含腐殖酸(胡敏酸、富里酸)及胡敏素。 |
稳定性 | 高度稳定,分解速率极慢(数百年至数千年)。 | 更广泛,包含不同稳定性的组分(如胡敏素更稳定)。 |
动植物残体 → 微生物分解 → 形成简单有机物(如氨基酸、糖类)→ 通过缩合反应生成腐殖酸、富里酸 → 与矿物结合形成胡敏素 → 最终形成腐殖质。
腐殖酸可进一步与金属离子(如Ca²⁺、Fe³⁺)结合形成腐殖酸盐,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。例如,胡敏酸与铁铝氧化物结合,形成稳定的有机-矿物复合体(OM-Mineral Complex)。
腐殖酸含量常作为腐殖质质量的指标。例如,研究发现土壤中胡敏酸/富里酸比值(HA/FA)可反映腐殖化程度,森林土壤的HA/FA比值(1.2-2.5)高于农田土壤(0.8-1.0)。
在温带森林土壤中,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70%-90%,其中胡敏酸占比最高(40%-60%),富里酸次之(10%-30%),胡敏素(10%-20%)
来源:Stevenson, 1994
长期施肥试验表明,施用有机肥可使土壤中腐殖酸含量增加20%-50%,同时提高胡敏酸的芳香化程度,增强其稳定性
来源:Chen et al., 2018